「不必追」!龍應台感人自白「明白父母心」 所謂父母子女「不過是一場場目送」
龍應台為台灣知名作家,從《親愛的安德烈》到《大江大海一九四九》,許多作品觸動人心,而她透過《目送》一書,描寫自己身為人母,陪伴孩子長大,看著孩子與自己漸行漸遠的背影,回想起自己為人女的過往,終於能同感父母,她凝視著年邁父母的背影,漸漸發現父母子女不過就是一場場的「目送」,龍應台坦承描繪對生命的探尋,觸動許多人。
圖片來源:龍應台臉書
Advertisements
龍應台為人母時,16歲的兒子到美國作交換生一年,她送他到機場,看著孩子頭也不回的背影離去,21歲上大學的兒子,不願搭她的車,即使同車,孩子也是戴上耳機,聽著只有一人能聽的音樂,彷彿是一扇緊閉的門。一次次目送孩子的背影,讓她產生了濃濃感慨:「我慢慢地、慢慢地了解到,所謂父女母子一場,只不過意味著,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。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,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,而且,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:不必追。」
Advertisements
圖片來源:每日頭條、今天頭條
「養兒方知父母恩」,龍應台透過一次次目送孩子離去,想起父親的背影,她明白了做父母的心情,因為自己也曾是父母眼前一去不返的背影,她回憶起父親,第一個浮現的父親的背影,是她站在學校側門窄巷中,目送父親開車的背影,那時她剛回台灣,父親用廉價小車載著她去學校教書,再是十幾年後父親坐著輪椅的佝僂背影,最後,是她看著滑入火葬場的棺木,龍應台深深的凝望,希望記住最後一次的目送。
Advertisements
圖片來源:龍應台臉書
曾經文筆鋒利,寫出《野火集》針砭時事的龍應台,遇上親情,也有束手無策的時候,她寫不盡親情羈絆,在體驗了生死離別後,才在失落中漸漸體悟,所謂父女母子一場,就是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。
圖片來源:商周、每日頭條
資料來源: